-
RESPONSIBILITY AND INHERITANCE
-
十三年风雨
教会我们的 岂止是 坚持
更是 责任与传承
就像万物都该找个祖先一样,
古风歌曲作为当今非常流行的音乐类别,
到底该从何处追本溯源?
其实古风创作早在屈原就已经开始了。
你不可否认周董对中国流行音乐的贡献,
就好像你不能否认屈原是古风创作第一人一样。
屈原作为楚国贵族,从小就博览群书,贵二代是这样子的啦,
听听音乐,看看书,就可以上朝做官了。
但后经历变法失败,得罪贵族第一次被流放到汉北、又因为楚怀王之死被朝野诬陷,
二次流放江南,饱读诗书的屈原在流放期间只能依靠音乐来放空自己。
一位成功的音乐人,现在具备了所有的条件:有文字功底、人生渺茫、郁郁不得志。
所以第二次流放的屈原在看不到楚国和自己还有任何希望以后,就开始了自己的音乐创作之旅。
早期中国音乐全部都是《诗经》之类的集体民歌。而屈原才是开创了个人音乐创作的先河,不论是《离骚》还是《九歌》、《九章》,中国最早的音乐体系就是“楚辞”。
而反观如今的古风创作,但凡出名的填词,背诵《诗经》可能过分了,但一定熟读《离骚》。
要说屈原性格实属忠烈,在看透了注定要国破家亡的时候,抱着石头纵身投了汨罗江,国在我在,国亡我亦亡。在留下了许多传世篇章之后,屈原消失了。想必屈原沉入水底后,一定非常留恋自己随口哼出的小调。
那些歌词,只不过是表达自己歌喉的符号罢了。
生不逢时的古风教父,此生没有留下任何旋律给后世。
哪怕当时有一套最简单的留音设备,也能避免这种惨剧发生。
还好后世有奇然、沈谧仁、NL不分、徐远书四人为屈原填补上了这个他最大的遗憾。
不过我还是经常会想象一下屈原对着大振膜电容麦克风,外接一个独立声卡,唱:
长太息以掩涕兮,哀民生之多艰。
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,謇朝谇而夕替。
既替余以蕙纕兮,又申之以揽茝。
亦余心之所善兮,虽九死其犹未悔。
怨灵修之浩荡兮,终不察夫民心。
众女嫉余之蛾眉兮,谣诼谓余以善淫。
固时俗之工巧兮,偭规矩而改错。
音色嘹亮且温暖,配上他脑海中的美妙小曲儿,有谁能否认这是一首文学水平最高的古风歌曲吗?
真是太美妙了,古风创作早就开始了,并且开始涉及神话、人情世故、历史人文等众多高逼格领域。
懂的人自然懂,屈原才是全球音乐人的偶像,喜欢音乐的你,
正在经历着屈原不曾经历却又遗憾终生的事——有机会用专业的麦克风和声卡录制自己的歌曲。
所以如果你对音乐有浓厚的兴趣
不要错过这个美好的时代
找一个专业的机构来实现你对音乐的幻想!!!
我们热诚欢迎同学们来我校学习
从充满希望的校园里获得信心、勇气,并由此起步
实现走进理想大学深造的美好心愿
我们会在西安现代文化艺术培训学校
陪你一起遇见更好的自己
(END)